鲁口镇 - 基本概况
鲁口镇位于颍上县城东南40公里处,东滨淮河,与六安市寿县隔河为邻,北靠焦岗湖和淮南毛集区焦岗乡水陆相依;西至西北与颍上县杨湖镇和黄坝乡接壤。镇境内有一条南北走向的古沙河和一条横贯东西的新建河,1991年特大洪水江泽民来颍上视察时同意兴建4千千瓦的“鲁口孜电力排灌站”就座落在鲁口集南街头新建河入淮处。全镇是一块坦荡如砥的平原,地势低洼,平均地面高程20.9米,是“七十二道归正阳”的交汇处和“三十六湖下焦岗”的锅底子。素有“大雨大灾、小雨小灾、不雨旱灾”之谓。
鲁口镇 - 人口环境
根据相关网站资料显示,该镇居民皆为汉族,有人口33624,面积59.9平方公里,耕地3.6万亩,可养水面2万亩。鲁口镇辖15个行政村,48个自然庄。鲁口集是全镇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鲁口镇行政区划多次变动,鲁口镇是由1996年成立的鲁口乡经省民政厅批准于2002年4月由乡改镇的。[1]
鲁口镇 - 文化建设
1996年建乡以来,鲁口镇科教文卫事业发展很快。该镇积极利用国家优惠政策,加大教育投入,全镇所中小学实施了农村远程教育工程,教学质量显著提高。
自1996年建乡以来,当地党委、政府为丰富农民的文化生活,成立了老年锣鼓队和少年锣鼓队、花鼓灯队,1998年被市命名为“民间锣鼓艺术之乡”。每逢节庆都举办锣鼓大赛,1997年至1999年锣鼓队和花鼓灯队分别参加“省第四届花鼓灯艺术节”和“市歌舞大赛”,荣获二、三等奖。2004年4月,成立了“颍上县民间文艺家协会鲁口分会”。历任党委政府对推剧、花鼓灯等富有淮河文化特点的传统文化遗产的传承工作都非常重视。
鲁口镇 - 城镇建设
鲁口街道96年建乡以前以脏、乱、差出名,每逢阴雨,泥泞不堪。1996年建乡以后,乡党委、政府本着“因地制宜、大胆构想、科学规划、合理布局”的原则,经过两年多的规划、设计、拆迁、施工等一系列艰苦工作,鲁口街道四纵四横总体规划基本格局已经形成,排水、电力、绿化等配套设施已基本齐全。县政府支持修建的东街水泥路已建成使用,镇北新村规划建房1200套。鲁口集镇交通便捷、信息畅达,已成为全镇乃至沿淮一带集市贸易中心和农副产品集散地。由于经济的快速发展,常驻人口已达数千人,2002年4月,经省民政厅批准改乡为镇,2008年2月15日经县政府批准,原镇政府所在地鲁口村民委员会更名为鲁口社区居民委员会。
鲁口镇1997年以前,没有一条硬基路,晴通雨阻,交通闭塞,1998年至2003年鲁口街道经过重新规划建设和上级支持,街道开辟了宽36米的油路,鲁口至杨湖也铺上了10公里长的油路,鲁口至黄坝8公里油路接通102省道,鲁口至朱台7公里水泥路,接通凤台县。该镇政府积极争取国家政策支持,基本完成了村村通公路建设。
该镇邮政、电信事业也发展迅速,实现了村村有广播,家家有电视,鲁口街道和镇直机关还通了有线电视,丰富了群众的文化生活。
鲁口镇 - 自然资源
该镇自然资源十分丰富。主要农产品有小麦、黄豆、大麦、蚕豆、绿豆、红芋、水稻等。经济作物有花生、芝麻、棉花、油菜、烟草、紫穗槐、地瓜和种类繁多的瓜果蔬菜。
该镇的自然资源有一个突出的优势,就是水资源非常丰富,可养水面2万亩,其中焦岗湖就有1.89万亩可供养殖。焦岗湖是淮南市毛集区和颍上县县共有的内陆封闭型淡水湖,总面积50平方公里。焦岗湖容纳八方来水,常年水深1.7米左右,野生水杂草、芦苇、芡实、菱角及浮游生物和田螺、蚌等底栖动物十分丰富,野鸭、鹭、鸥等水鸟常年在湖面栖息、繁衍,大雁等候鸟随着季节的更替常在湖边聚散。构成了多种食物链,该湖是肥美广袤的天然渔场。由于水面大,水质好,该镇有各种各样的淡水鱼类可以养殖,因此具有发展水产养殖的天然优势。
鲁口镇 - 经济发展
2007年,全镇实现生产总值1.2亿元,同比增长12.6%,财政收入96.22万元,同比增长37.5%,固定资产投资总额1367万元,同比增长11.2%,社会销费品零售总额4874万元,同比增长16.7%。
鲁口镇 - 乡镇特色
特色农业及水产品
该镇盛产大豆、小麦,蔬菜类大蒜、地瓜,远销全国各地,水产品鳜鱼、大闸蟹及湖内野生的芡实都有相当规模。
历史文化名人、民间艺术
该镇境内的神路口、旗杆台、朱大王庙、关帝庙和明朝朱元璋运送军粮的古沙河都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美好的传说。
该镇的花鼓灯和民间锣鼓是颇具特色的民间艺术。年过八旬的王传仙,被誉为安徽省花鼓灯十大老艺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花鼓灯传承人,1997起,中央台、省市县电台多次采访报道。
该镇淮北大堤外滩矗立着一座气势雄伟的周丽平烈士纪念碑,上有江泽民总书记亲笔题词:“爱民英雄,抗洪模范”。新建河入淮处(江总书记91年大水期间亲临视察过的地方)新建了一座四千千瓦电力排灌站,是全市最大的排灌站。[2]